English

举重改革切莫因“重”而“不举”

1999-09-15 来源:生活时报 新华社记者 熊金超 戴劲松 我有话说

参赛人少奖牌多,奖牌极度贬值,使刚刚在武汉结束的本世纪最后一次亚洲举重盛会现出了空前的无聊与尴尬。业内人士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表面上是各国全力备战奥运所致,实际上却暴露了许多亚洲国家“举”步艰难、举重改革严重滞后的问题。

先后50次打破男子世界纪录、300次打破女子世界纪录的中国举重队目前所遇到的经费奇缺的困难,已成为多数国家举重队共同的心病。让那些落魄到“三年只发一套运动服”的举重队出国参赛,在比赛中培养后备力量,锻炼、扶植新人,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在这次史无前例的亚洲举重“六合一”的大聚会上,11项世界纪录被刷新。在带给国际举联惊喜的同时,也给这一传统项目提出了沉重的话题:举重运动自身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在其他体育运动竞相向职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迈进的今天,对这一高规格的赛事,国内外企业的冷眼相向、场内观众的寥寥无几和外地传媒的近乎漠不关心,无不说明拥有四千年悠久历史的举重运动,已因长期积重难返而开始走入了一个无力创新的“死胡同”。

如何改革举重比赛百年不变的规则与赛制,提高比赛的观赏性,推进这一运动的市场化与产业化发展,的确是举重改革亟待突破的重点与难点。但是,中国举重运动自身的改革,千万不要因“重”而退却停滞,因难而裹足不前。只有知难而进,才能找到出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